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

来源:吉林省吉运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阅读量:1  发表时间:2023-02-28 08:36:57


image.png


 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优化升级种植结构,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,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,近期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针对优化调整“粮”“经”“饲”种植结构情况,在合肥、滁州、宣城、蚌埠、宿州五市,以及临泉、凤台、定远、怀远、蒙城、肥西六县开展专项调研。


  调研结果表明,各地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,按照“稳粮、优经、扩饲”的总体思路,因地制宜,取得良好成效,“粮”种植保持稳定,“经”结构进一步优化,“饲”播种开始逐步规划,形成了一批特色现代农业产业,助推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改善。


  粮经饲种植结构优化升级


  “粮”种植保持稳定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安徽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,从2010的6616.42千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6644.6千公顷。从农作物意向种植数据看,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略增,冬小麦面积有所减少,下降1.2%左右;中单晚稻意向面积继续增加,增长1.4%;双季稻(早稻、双季晚稻)意向面积止跌转增,分别增长2.3%、1.96%;玉米与大豆意向面积此消彼涨,玉米下降0.7%,大豆增长1.3%。


  “经”结构进一步优化。在经济效益以及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,便于机械化种植、管理容易的粮食或经济作物受到农民青睐,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。油料播种面积逐步下降,由2010年的944.25千公顷下降至2016的731.13千公顷;棉花播种面积大幅下降,由2010年344.40千公顷下降至2016的183.44千公顷;蔬菜播种面积逐年增加,由2010年775.61千公顷上升至2016的920.25千公顷。从农作物意向种植数据看,今年经济作物意向种植面积平稳,不同品种变化幅度较大。主要调查品种中,花生、棉花意向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,分别下降1.7%和6.9%;油菜籽、蔬菜意向种植面积增加,分别增长2.7%和1.4%。


  部分地区开始重视“饲”种植。如蚌埠市按照以养带种、以种促养的原则,积极发展优质饲草作物。近年来,随着养殖产业的发展,青贮饲料玉米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。固镇县2016年玉米收成不佳,市场上玉米价格处于低位,通过把籽粒玉米转为全株青贮,增效较为明显。该县以争华羊业、汉邦牧业等大型养殖企业为重点开展青贮示范,带动全县20多户养殖户开展全株玉米青贮。蚌埠市计划到2020年,发展安全籽粒饲用玉米100万亩、青贮玉米20万亩、苜蓿等饲草15万亩。


  因地制宜农业现代化显效


  实施绿色农业,稳定农产品安全供给。合肥市加强和完善规模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,扶持建设一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区,实施粮食绿色增效示范行动,重点发展优质粳稻和专用品牌用粮食,共创建省市两级粮食绿色增效模式示范点片134个,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10.4万吨。同时,全力推进“三品一标”,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。截至2016年底,全市认证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总数828个,新增47个,农产品商标注册累计达1.28万件,新增1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。


  政府补贴,引导产业发展。宣城市继续实施市区保障性蔬菜基地能级提升行动,按照市、区财政1∶1补助,区财政配套100万元;对新增集中连片300亩以上的露地蔬菜、新增集中连片100亩以上钢架大棚标准化生产基地、新增20亩以上第三代双层薄膜单体温室,分别给予200元/亩、2000元/亩、1万元/亩的补助。对老茶园改种换植无性系标准化良种茶园面积100亩以上的,给予100元/亩的补助,总量不超过30万元;新建4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名优茶或出口茶加工厂,并配套成套设备正常投产的经营主体,给予4万元补助。对规范进行土地流转并严格按1∶1要求进行烟稻轮作的烟农统一按种烟面积给予100元/亩补贴(正常年景每亩以交售135公斤干烟折算);对整村推行土地长期流转实施1∶1烟稻轮作的农户,在验收合格后,按轮作面积予以50元/亩补贴;对加入合作社且进行种植优质稻的农户,经验收合格后按50-100元/亩标准予以补贴。


  调整粮食内部结构,提高粮食品质。宿州市从今年起,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牌粮食,设立优质专用品牌粮食发展项目。在良种选择上,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,选定淮麦33、华成3366、济麦22、烟农5158等4个优质小麦品牌作为专用品牌粮食试点主打主推品种。采取项目补贴方式建设粮食烘干设施,重点解决玉米品质问题,全市已建设粮食烘干设备20余处,粮食烘干能力已达3.5亿公斤。“十三五”期间将进一步支持优质专用品牌粮食建设,粮食烘干设备建设,力争全面提高粮食品质。


  调整粮饲结构,促进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。蚌埠市五河县2011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方式,引进现代牧业、秋实草业等畜牧企业落户。秋实草业有限公司(安徽蚌埠分公司)在2011年流转土地5万亩粮食用地用于种植苜蓿草、燕麦等饲料作物,2012年又流转5万亩粮食用地扩大牧草种植。这些饲料作物主要用于配套现代牧业蚌埠牧场4万头奶牛养殖需求,而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则通过人工发酵,加工成沼液作为肥料再用于牧草生产,促进了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。同时,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增强,不但带动当地农民就业,而且经济收益每亩增加400元左右。


  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


  调查显示,在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成效的同时,安徽农业现代化仍任重道远,稳粮任务艰巨,经济作物优化难度高,饲草、饲料产业化基础弱,农田的占补平衡越来越难等问题仍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存在。


  在稳粮任务方面,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到粮食播种面积,并且基础设施薄弱,粮食品质不高。据调查了解,一些沟渠和塘坝的淤泥多且杂草丛生,而农户拥有的水利设施抗旱、涝能力较差,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排灌不畅。同时,在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时,仓储、晾晒、烘干设施的短缺导致农产品无法及时收获,穗芽、霉变较重,严重影响商品粮质量。


  在经济作物优化方面,一是重生产轻加工,一体化生产程度低。二是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意愿低。宿州埇桥区200个调查农户中,只有40%农户有调整种植结构意愿。三是市场信息不对称,农户种植盲从。由于对市场反应滞后,多数农户主要通过上年本地农作物的市场价格、国家的托市收购价格及预期种植收益估算,决定下一年的种植意向,种植结构调整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从性。